现在的 CirclesUBI 社区什么情况?就像每个人都拿着一张购物卡站在什么物资都没有 ” 小镇 “。每个人都寻找 CirclesUBI 的下一步,这篇文章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另外,UBI.city 已经在进行机制设计和代码开发,社区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情况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的附录:阶段汇总。有想了解 CirclesUBI 业务逻辑的朋友,可以看文章后半部分的附录:CirclesUBI 业务逻辑资料

UBI.city 的设计构思过程

在一次涉及 40 万人的传播之后,CirclesUBI 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建立了一个来自全球两万人的“小镇”,并发放了购物卡,可是小镇上却没有物资可以兑换——这成为了现在社区现在最着急的事:Circles 应该怎么花,怎么才能让 Circles 值钱?

**
**

“小镇”的经济体水平让 Circles 值钱

如果看过 CirclesUBI 白皮书,会知道它有 7% 的货币增发机制,这很容易联想到它其实是一个小型经济体,里面有人口、通货膨胀、CPI、GDP、购买力等各种经济体的要素。在经济体这个定义下,个人手中的钱值钱其实是指经济体货币具备购买力

我们可以通过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最常应用的非实证经验理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来分析是什么决定了购买力:

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经济体,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

通俗解释就是,一个“小镇”的钱值钱,是因为它的经济好。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一句废话吗?我反倒觉得这句话很有用。

先算笔账:现在整个 Circles“小镇”注册的“居民”2 万人,每人平均 1000 个 Circles,如果一个 Circles 希望产生 1 美金的购买力,那这个小镇就需要有 2000 万的可兑换商品,意味着外汇储备内部的劳动加起来需要达到 2000 万。第二年如果小镇居民能创造超过 7% 的 GDP 增长,市场上增发的货币就会将将够用。如果想要 Circles 增值,就需要 GDP 的增长超过 7%。

问题突然明确了,从 Circles 能换点什么变成了如何建设 Circles 小镇,使其成为一个货币具备购买力,并保持每年 7%GDP 增幅的经济体

经济体从零到一需支柱产业牵引

应该如何建设小镇呢?先找榜样,通过来自 Cepii (国际研究与发展前景研究中心)的数据源可以看到自 1960 年来,中国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经济体,与新加坡、韩国这样的东亚国家都走出了优秀的上升曲线:

UBI.city 的设计构思过程

而经济一直处于下行区间的乌克兰曲线长这样:

UBI.city 的设计构思过程

成功经济体的代表,一定都经历过良好的初期发展,比如新加坡的历程是这样的:

新加坡在独立后通过工业化迅速使得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接下来发挥港口优势,新加坡成功吸引顶级石油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

而最能代表中国城市建设经验的雄安新区,在吸取了多个城市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之后,经过谨慎规划,展示出的路线图是这样的: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显示,将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行业,接着建设完善生态农业、旅游业,紧随其后培育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为其支柱产业,然后再根据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这是综合雄安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禀赋,结合区位发展优势,可与周边城市形成良性联动的结果。

可以看出新加坡与雄安新区的初始路径选择都是寻找外部产业链机会,发展出符合自身优势定位的支柱产业,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

基于 Circles 经济体的策略

我们拆开新加坡、雄安案例来看动作,看看为 Circles 制定出来的发展策略可以是什么样的:

  1. 定位自身优势——快速拓展 & 有效组织

总的来说,Circles 底层机制拥有加密世界最优秀的的人口潜力——既可以快速拓展,又可以有效组织

  • UBI 区别于 Dao 的地方决定了它可以快速拓展

UBI 的最大特性就是钱的流动倒转。钱先到私人手上,再流向公共区域。原来的钱无论是否去中心化,他都是从公共区域流向私人。这是利益调整的创新,比 Dao 更底层,它在回答“谁说了算”。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设置了各种参与门槛的 Dao,UBI 这种注册加入即参与的机制,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 精炼的二元内核支撑着有效组织

与五年前马丁的白皮书比较,这一版本更精炼,所有机制都只用到了两个元素:传递交换信任百分比,为 Circles 注入了简洁而又有无限可能的机制设计的内核,这些机制共同支撑着 CirclesUBI 的有效组织

  * 传递交换:指我们没有中心路由,每一次转账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接力(Circles 举了六度人脉的例子,在这澄清一下,Circles 没有限制信任的层级,也没有信任人数的上限)

  * 信任百分比:在 Circles 网络中,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路由,所以我可以调整信任一个人的程度,从而调整他通过我转账给别人的数额。
  1. 寻找外部产业链联通机会——DeFi

如果经常关注 DeFi 融资新闻,会发现现在的情况是 DeFi 头部的项目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融资,并且融资后发展的重心都将用来拓展社区。比如以下这条:

分散式借贷协议 Aave 今天宣布从 Blockchain Capital,Standard Crypto 和 Blockchain.com 风险投资中获得 2500 万美元的投资,此次融资将服务于亚洲市场的增长。

如果再对 8 月份的 DeFi 协议流动性攻击与防御有了解,会得出另一个结论,那就是:在 DeFi 中构建护城河非常困难。比如我们在 9 月份见证了 SushiSwap 通过分叉吸引走 Uniswap** 超过 75%的流动资金,Uniswap 随后反击。我们并没有见到流动性挖矿能够为 DeFi 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更多的是存量博弈**。

当代码是开源的、且资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移动时,传统的竞争优势资源 (例如规模经济、转换成本、专利和监管许可) 将失去意义。有没有什么用户发展策略是能够为 DeFi 世界中的项目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呢?

恰好两个星期前,CirclesUBI 用 7 天的时间达到了 40 万浏览的成绩,用几乎不可用的服务吸引了 2 万关注加密世界会使用加密钱包的用户,另一对比数据是,CirclesUBI 发起人马丁的另一项目 Gnosis,三年的时间仅吸引了 1 万用户。CirclesUBI 成为了如何持续扩展 DeFi 用户这一命题下最有吸引力的方案。CirclesUBI 带来的用户不是通过广告,而是通过关系的发展拓展而来,人们通过互助学习加密知识。这是社区的天然基础。

那 DeFi 是否符合 CirclesUBI 发展的需求呢?

根据 coingecko 统计,现在的 DeFi 市值达到了 120 亿美金,总价值锁定(TVL)达到 100 亿美金。三年前这一数据还只是小于十亿。DeFi 的现有体量给了 CirclesUBI 产业启动的机会,DeFi 的过去增速与未来空间给了 CirclesUBI 未来的人口与货币增长的保证。

  1. 打造符合产业方向的基础设施——UBI.city

“新的政治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基于基本协议的第 2 层系统的潜力是该项目中最具机会的方面,并且仍然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绝对开放的问题“

—- CirlesUBI 白皮书

以上这段话既是 CircleUBI 对第一阶段的结语,也是下一个问题的开始:CirclesUBI 的第二层应该有什么?就像中本聪一样,CirclesUBI 把问题留给了社区,成为了社区思考的起点。其实聊到这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CirclesUBI 的第二层就是 UBI.city,一个基于 CirclesUBI 优势,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这里的产业种类可以非常丰富,可以是 DeFi、NFT 甚至是马丁提倡的实物商品…可以把 UBI.city 看成 CirclesUBI 上的“工业园”。而一期工程,UBI.city 将服务于 DeFi 的扩展这一需求。涉及以下工作:

  • CirclesUBI 底层服务优化

现在的 CirclesUBI 的服务依然不太稳定,功能也比较单薄。好在除服务器代码没有开源之外,CirclesUBI 的相关代码都是开源的。所以可以根据 CirclesUBI 团队的进展,确定这部分的介入工作量。最终的目标是稳定、完整、简单的用户体验。

  • 联通每个人的 Circles 与 City 代币

成为联通 DeFi 与 CirclesUBI 的桥梁,City 代币就可以拥有价值。接下来需要联通个人 Circles 与 City 代币——这是 UBI.city 最重要的内核,方案既要避免价值资产的引入打破原有的博弈平衡,带来的虚假账户攻击,同时又不能束缚住 UBI 社区的扩张。所以需要充分利用 Circles 二元内核的特性,部署 UBI.city 的组织算法合约,使信任关系可以量化价值,形成有效劳动。最终,Circles 通过组织算法合约与 City 达成兑换关系。

  • 联通 DeFi 产业与 CirclesUBI

DeFi 产业在以太坊主链之上,CirclesUBI 在 xDai network 之上。在 xDai 提供出来的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 Dai-xDai Bridge 或者 OmniBridge (用于任何 erc20 代币转移)这两个方案进行无缝的双向资产转移。UBI.city 需要设计的是 DeFi 向 CirclesUBI 注入资产,CirclesUBI 向 DeFi 返回绩效的智能合约方案,需要兼顾几个方面:一是桥接稳定,能符合 OmniBridge 的安全流通体量;二是资产安全,保证各链资产的安全和分权治理,三是考虑未来底层系统变动 (比如迁移至 L2) 的可能。

问答时间

以上就是我们在设计 UBI.city 过程中的思考。已经有几位朋友看到这份资料,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整理了一份 Q&A;

  1. UBI.city 与 CirclesUBI 的关系?

CirclesUBI 是“小镇们“的社保局,UBI.city 是“小镇们”的招商局。

  1. 是否就不允许其他产业发展了呢?

允许,并且非常欢迎,UBI.city 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希望成为其他产业 idea 的基础设施。

Circles 的场景是有无限潜力的,应该各个产业一起发展。就像拉斯维加斯不只有赌博,还有旅游,新加坡因港口而繁荣,现在还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都市。Circles 一定是个多场景社区,那什么才是支柱场景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干出来,有见地的人应该坚持自己对支柱场景的判断并付出行动,让社区用脚投票,同时也应对其他场景保持宽容,因为每个拥有 Circle 的人都是利益共同体。

  1. UBI 的特性是不是就消失了 ?

UBI.city 完全基于 CirclesUBI,所以 Circles 永远在自己手上,意味着每个人随时可以拎着钱离开。

  1. 是否会考虑国外社区 ?

我们会逐步往前推进。

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自驱动的做事,UBI.city 会给有成果的人设计权益。

  1. 是否需要工程师?

除了工程师,还需要研究者,布道者。

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自驱动的做事,UBI.city 会给有成果的人设计权益。

  1. 是否会错过热度?

UBI 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如果只是靠热度撑起来的,我们觉得不做也罢。

  1. Circles 的交易是什么样的?

CITY 是 UBI.city 的在主网上的 erc20 代币,是联通 Circles 与主网的交易载体。

  1. 现在我应该干什么?
    1. 早一点注册并激活账号,从而积累 UBI 货币。
    2. 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自驱动的做些事。
  2. 有没有标志?

UBI⭕️city

附录:阶段汇总

第一个 CirclesUBI 的提案

我们最近在设计 UBI.city 的机制,在总体结构与内核设计上取得了突破,很快大家就能见到第一个版本,希望能提供给社区一个开放讨论的蓝本。

研发

  1. 因为伤病,研发中场休息了两天。
  2. 正在开发两个基于社区需求的基础功能,前端已经 ready,正在开发后端功能:
  • 不那么容易断水的 xDai 水龙头——解决注册过程中流程阻断的问题;
  • 社区聚集的“集市”——社区圈子展示价值主张的工具,面向未来。
  • 比较完整的研究了 CirclesUBI 的代码状态,为 UBI.city 的核心功能做准备,代码资料在文章最后。

社区

  1. 在中国,我们发起的 UBI 社区共约 1900 人,从 xDai 的打币数据来看,联动社区已经有几千人的规模。
  2. 大部分的人手中的 Circles 已经达到了百位数。
  3. 社区内有很多特别棒的朋友,在 UBI.city 主张发表之后表示希望参与,我们在尝试逐步做结构、开放社区资源,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先自驱动的做事,UBI.city 会给有成果的人设计权益。。

附录:CirclesUBI 业务逻辑资料

由于官方文档比较少,理清楚 CirclesUBI 的现状有两个线索,一个是界面跳转关系,一个是数据请求顺序

界面跳转关系

资料来源:circles.garden 网站

circles.garden 的服务器超负荷运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最高时 circles.garden 服务器峰值遭遇了 7000 万次请求

来自:https://github.com/CirclesUBI/circles-myxogastria issues

因为服务器过载,处于流程不能跑通的状态,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记录,总结一份跳转顺序,出一个流程列表

注册登陆元素

使用的后台链接 https://api.circles.garden/api/users/

* email

* 显示助记词

* 验证助记词

* 注册流程

* log in  https://circles.garden/welcome/login

主界面元素

数据请求顺序

资料来源:

相关的 API 接口

智能合约业务链条包括:HUB、PROXY_FACTORY、SAFE、SAFE_FUNDER

中心化服务器:

非链上数据的通信节点

向 The graph 查询状态的服务器节点

与智能合约通信的中转服务器节点

为了看起来方便,汇总了几个关键流程的代码,包括账户创建、检查信任状态、修改信任状态、转账。放在了这个代码库:https://github.com/ChinaDefi/CodeFromCirclesUBI